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著名诗作。此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唐代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一个侧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韦应物,字仲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侍卫到进士再到地方官员的转变,晚年归隐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 翻译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 白话解释
    我向朝廷汇报万里行程,带回了皇帝的诏书和吐蕃的使者。
    曾经是个读书人,现在要骑马平定战乱。
    在关河边上住宿时遇到大雨,春天时在亭子里辨认遗留的百姓。
    这次回去应该会收复失地,即使路途遥远我也不怕频繁来往。
  1. 创作背景
  • 此诗创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十二月,当时“入蕃使判官常鲁与吐番使论悉诺罗等至自蕃中”,可见诗中的西蕃是指当时的吐蕃。
  • 常鲁是唐朝的一名使节,他在担任使节期间被派回吐蕃报告情况。因此,此诗可能是韦应物为表达对常鲁的祝贺或对其使命成功的期待而作。
  1. 名家点评
  • 关于这首诗的评价,历史上有诸多名家点评。如殷尧藩在其集子《赠韦侍御报使西蕃》中提及此诗。
  • 一些现代学者认为,这首诗不仅是对常鲁个人英勇事迹的赞扬,也是对整个唐朝对外政策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1. 轶事典故
  • 关于此诗的轶事,有说法认为常鲁此次出使并非常规任务,而是作为外交使者的特殊派遣。他的使命可能涉及更复杂的外交谈判,这在唐代是一个相对罕见的现象。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唐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复杂性。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敏感度,还揭示了唐代对外政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学者来说,这部诗作是了解唐代政治、文化和外交互动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