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

晓漏戒中禁,清香肃朝衣。
一门双掌诰,伯侍仲言归。
亭高性情旷,职密交游稀。
赋诗乐无事,解带偃南扉。
阳春美时泽,旭霁望山晖。
幽禽响未转,东原绿犹微。
名虽列仙爵,心已遣尘机。
即事同岩隐,圣渥良难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晓漏戒中禁,清香肃朝衣。
    一门双掌诰,伯侍仲言归。
    亭高性情旷,职密交游稀。
    赋诗乐无事,解带偃南扉。
    阳春美时泽,旭霁望山晖。
    幽禽响未转,东原绿犹微。
    名虽列仙爵,心已遣尘机。

  2. 诗歌鉴赏

  • 内容与主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诗人在清晨醒来后,被晨钟暮鼓的声音惊醒,感受到了朝廷的严肃。接着,他看到庭院中的梅花,清新宜人。然后,他想到自己的官职繁重,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但同时他的心境也变得开阔起来。
  • 艺术手法: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与压力。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他虽然官职显赫,但是内心的平静却如同山林中的鸟儿一样自由。
  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作者生平:韦应物(737年—793年),字义博,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因官至宰相而被称为“杜康”,有《韦苏州集》。其一生沉沦下僚,生活清苦,但其文学创作成就斐然,尤其是诗歌作品深受后世推崇。
  •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昌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唐代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同时也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1. 文学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作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方面,许多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这首诗的启发。
  •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韦应物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风貌。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研究唐代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