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沣上幽居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
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
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沣上幽居》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伯玉,京兆杜陵人,祖籍弘农郡。唐代著名文学家、官员,世称“韦苏州”或“韦左司”。他在官场的经历颇为丰富,曾历任栎阳县令、比部郎中等职。
  1. 诗词原文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
    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2. 诗词鉴赏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大自然的向往。首句“一来当复去”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解脱感,而“犹此厌樊笼”则透露出对樊笼即官场的厌倦。
  • “况我林栖子”中的“林栖子”暗示了诗人选择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朝服坐南宫”则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在朝为官时的状态,以及他内心对于朝政的不满和远离的渴望。
  • 最后两句“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通过询问啼鸟是否知晓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冷漠和超然。
  1. 文学价值
  • 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澄澹精致,内容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山水田园派诗歌影响深远,常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1. 后世评价
  • 韦应物被后人誉为“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也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和谐与平衡,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政治理念。

《忆沣上幽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审美情趣以及对自然和官场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