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
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
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
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
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
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
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是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诗作,全诗如下:
秋色正凄凉,西斋独夜长。
灯前人影瘦,枕上月华光。
野烧烟生处,山钟水响中。
禅心何处觅?寥廓白云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画面:秋天的夜晚,诗人独自在西斋里度过,灯光下人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枕头上映着明亮的月色。远处,野火燃烧的地方烟雾缭绕,山中的钟声与水声交相辉映。
禅心何处觅?寥廓白云苍。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辽阔无垠的天空中寻找心灵的归宿和宁静之地。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西斋夜景以及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与自我反思。整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