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
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
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
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注释】
- 西斋:即西斋房。2. 曛:日落时的光线,这里指夕阳。3. 正当:恰好。4. 凉飙(biāo):清凉的风。5. 华月:皎洁的月亮。6. 滟滟:形容水流波光闪烁的样子。7. 物幽夜更殊:景物幽深在夜晚显得更奇特。8. 境静兴弥臻:心境宁静,兴致更加浓厚。9. 息机非傲世:放下名利之心不是要傲视世俗。10. 于时乏嘉闻:当时缺少值得一传扬的好名声。
【赏析】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描写了王勃和僧人神静在黄昏时分游览西斋的情景。全诗通过描绘西斋的景色以及两人游玩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联“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描述了诗人早晨登上西斋房眺望远方的场景。这里的“晨”指的是清晨,而“夕曛”则是指傍晚时分的余晖。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出他在清晨时分登上西斋房的那一刻,便已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象中,直至天色渐暗。
颔联“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进一步描绘了西斋周围环境的变迁。这里的“秋夏交”指的是秋天和夏天交替的时刻,而“原野起烟氛”则形象地描绘了原野上弥漫着的烟雾和尘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季节变换带来的美景的赞叹。
颈联“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这里的“凉飙”指的是清凉的风,而“华月”则是指皎洁的月亮。诗人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美好。同时,他还将这种感受与自己的心境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在这样宁静的时刻,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真正的乐趣。
尾联“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受。这里的“漠漠”指的是模糊不清的意思,而“滟滟”则是指水波荡漾的样子。诗人通过描绘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河,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