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
沈沈水容绿,寂寂流莺歇。
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
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
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即可。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
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
沈沈水容绿,寂寂流莺歇。
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
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
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
译文:两岸的柳条覆盖着小溪,小溪弯弯曲曲像月亮一样。
清澈的水面映衬着绿色的树叶,寂静的树林里没有鸟儿鸣叫。
浅滩上石头杂乱无章,偶尔飞出一只小鸟。
傍晚细雨洒落,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
明天早晨我再来,与你一起欣赏这美景。
赏析:“月溪”即“月华溪”,位于今江西景德镇乐平市境内。《新唐书·地理志》载:“乐平有月华池。”《一统志》称:“月华泉,在县北十里,其水澄碧。”月华溪,又名明月湖、月波池,是一处风景优美的自然景点。幼遐,名不详。君贶,即王君贶,唐人,善书画,工草隶。幼遐与王君贶结伴同游月华湖,这是一首描写月华湖春景的小诗。
月华溪畔春光好,两岸柳条垂下来。
小溪弯弯曲曲似弯月,清波漾漾映绿树。
岸边柳色青青绿如染,树林中百鸟不喧哗,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在眼前。
浅滩上石头参差不齐,偶有鸟儿飞出来觅食。
傍晚细雨洒落大地,夕阳的余晖照得满地金黄。
明天清晨我再来此地,与你一起欣赏这美景。
赏析:首联写春到月华池。“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点明时间,交代地点;“岸筱”“覆”、“回”、“曲”四字,描绘出月华池岸边景色的特点,为下文渲染背景。“回溪曲如月”,写出月华池的秀美风光。颔联承上启下,写月华池的景色之美。“沉沈水容绿,寂寂流莺歇”,“沉沈”,形容词用作状语,形容水流之慢。“寂寂”,形容词用作状语,表现环境的静寂。“流莺”,指水中嬉戏的黄莺。“歇”,停息,歇宿。“浅石”二句,描写月华池的景致特点。“浅石”二句,描写月华池的环境特点。“乱”字用得传神,表现出环境之幽静。颈联承上启下,由实而虚。“游禽”二句,描写景物变化的特点。“出没”,动词,这里指小鸟忽隐忽现。“缘源”二句,描写景物变化的特点。“缘源”二句,写岸边的花木丛生。“杂花”二句,描写月华池的花草树木的特点。“发”字用得好,表现了花草树木繁盛的特点。尾联抒情。“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诗人与幼遐约好次日再游月华池,可是诗人却未能实现自己的诺言。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惋惜之情。
【答案】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
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
沈沈水容绿,寂寂流莺歇。
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
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
同心应已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