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斋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
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
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
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南斋》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围绕此作品展开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写于唐代,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推测为诗人晚年的某一时期,因韦应物在唐代担任过苏州刺史。
  • 创作地点:《游南斋》描绘了诗人游访南斋的情景,南斋可能是一个与诗人有特殊渊源之地,如其曾任苏州刺史时的住所或某个隐逸场所。
  1. 作品原文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描绘池上的鸟儿、僧人的斋居、高高的树林、清澈的露水以及无人采摘的红药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淡泊的意境。
  • 意象丰富:诗人运用了“鸣佳禽”、“僧斋日幽寂”等意象来表现南斋的静谧氛围,同时“高林晚露清”、“春水不生烟”等意象又增添了一份清新和生机。
  1. 历史评价
  • 诗风评价:《游南斋》体现了韦应物恬淡高远的诗风,善于描写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
  • 后世影响: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韦应物的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诗风和题材在后来的文人中广为传颂。
  1. 文学地位
  • 诗集收录:韦应物的作品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 诗 集》、10卷本《韦苏州集》。其中《游南斋》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被广泛收录。
  • 散文仅存:虽然韦应物还留下了一篇散文,但其主要成就还是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游南斋》作为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杰作,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