鼙鼓行

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寒声坎坎风动边,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
又如虏骑截辽水,胡马不食仰朔天。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鼙鼓行》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著名诗词作品,表达了对战争和士兵苦难的深切关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作者韦应物: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伯始,长安人,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深受后世推崇。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属于唐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但边境冲突不断,战争频发,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也成为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1. 作品原文
  • 淮海生云暮惨澹: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淮海地区升起的浓云给天空带来一种凄凉和黯淡的气氛。
  • 广陵城头鼙鼓暗:描述广陵城的城头响起了沉重的鼙鼓声,但声音低沉,似乎充满了悲伤和压抑。
  • 寒声坎坎风动边:强调鼙鼓声带来的寒冷和不安,伴随着凛冽的北风,触动了边疆的边境。
  • 忽似孤城万里绝:比喻战争让一座座孤独的城市仿佛与世隔绝,四顾无人烟。
  • 又如虏骑截辽水:描绘敌军骑兵切断水源,战马因饥饿而无食欲的画面。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韦应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和士兵们的痛苦生活的同情和忧虑。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对鼙鼓声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还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谴责。

除了上述内容,还有以下信息值得关注:

  • 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倾向。
  • 文学价值:研究该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学术课题。
  • 文化意义:探讨这首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时代精神对于理解中国古典文学具有重要价值。

《鼙鼓行》不仅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反映战争与民生问题的杰出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欣赏到其深邃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深刻的人生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