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生云暮惨澹,广陵城头鼙鼓暗。寒声坎坎风动边,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
又如虏骑截辽水,胡马不食仰朔天。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
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
【注释】
淮海:泛指江淮地区。生云暮惨澹:乌云密布,天色昏暗。广陵城头:即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为淮南节度使李鄘的治所。鼙鼓:战鼓。暗:不响。寒声坎坎:鼓声低沉而凄凉。风动边:风吹动边境。四望无人烟:四周看不到人家。辽水:指辽河。虏骑:指入侵的契丹骑兵。胡马:北方游牧民族的马。朔天:北方寒冷荒凉之地。座中亦有燕赵士:座中也有像燕子、赵国一样的勇士。闻鼙不语客心死:听到战鼓声就呆若木鸡,心里恐惧极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战争的残酷和紧张;中间两句写敌人的气势嚣张;后两句写人民对战争的恐惧心情。全诗以战地实况为背景,通过诗人的观察,揭露了安禄山叛军的凶残暴行,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
开头两句写战争的惨酷场面,渲染出一片紧张气氛。“淮海生云暮惨淡”,“淮海”泛指南方江淮之间的广大地区;“生云暮惨淡”,则说明阴云密布,天色暗淡,暗示战事已持续多日。“广陵城头鼙鼓暗”,城头上战鼓不响,说明战事已经结束或者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思。这两句用一“暗”字,既写出了战争的突然结束,也表明战事结束后的平静。“广陵”、“城头”、“鼙鼓”等词,都点明了地点、时间以及活动对象。
“寒声坎坎风动边。”接着描写风声和鼓声,声音凄厉悲切,又夹杂着凛冽的北风,使人毛骨悚然。“寒声坎坎”,声音低沉而凄凉,给人以一种苍凉的感觉;“风动边”,则说明鼓声传得很远很远,连边塞都能听到,可见其声势浩大。“忽似孤城万里绝,四望无人烟”,这里说鼓声传到远方,好像一个被敌人占领的孤城已经与外界断绝关系,四周看不到人家,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悲惨景象。
接下来四句写敌军的气焰嚣张。“又如虏骑截辽水”,“虏骑”指侵略军,“辽水”指辽河;这句意思是说,又好像敌兵截断了通往北方的河流一样,显示了敌人势力的强大。“胡马不食仰朔天”,“胡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马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些胡马不吃南方粮食,直向北方进发。这里把敌人气势之大,进攻方向之北,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座中亦有燕赵士,闻鼙不语客心死。”“座中”,指的是座中的勇士或壮士们。“燕赵士”,指河北一带的勇士;“闻鼙不语”是形容这些壮士听到鼓声后,虽然惊愕失色,但并不言语;“客心死”则是说他们内心惊恐到了极点。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壮士们在战鼓声中惊慌失色的图画,反映了人民对于战争的恐惧心理。
最后两句诗是对前面诗句的概括性总结。“何况鳏孤火绝无晨炊,独妇夜泣官有期。”“鳏孤火”即无家可归的孤儿寡妇,“官有期”指的是官府规定的服役时间;这句的意思是说,更何况那些孤儿寡妇,他们的家里没有了人做饭,官府规定的时间一到就不得不去服兵役。“独妇夜泣官有期”,更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全诗以战地实况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揭露了安禄山叛军的凶残暴行,表达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和对战争的恐惧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