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
吞鹊之肝啄鹊脑,窃食偷居还自保。
凤凰五色百鸟尊,知鸢为害何不言?
霜鹯野鹞得残肉,同啄膻腥不肯逐。
可怜百鸟纷纵横,虽有深林何处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鸢夺巢(jiān duò cháo):野鹊在树林中筑巢,但被鸱鸢(一种猛禽)利用力量夺取了它的巢穴。
- 吞鹊之肝啄鹊脑(tūn què zhī gān zhuó què nǎo):鸱鸢吃掉了鹊鸟的肝脏和脑髓,窃取了食物,还保护了自己。
- 凤凰五色百鸟尊(fēng huáng wǔ sè bǎi niǎo zūn):凤凰拥有美丽的羽毛,其他鸟类都以它为尊。然而,当知道鸱鸢的危害时,却没有人去说。
- 霜鹯野鹞得残肉(shuāng shān yě yāo de cán ròu):霜鹯野鹞等动物得到残肉,却不愿追赶那些偷吃残肉的鸟儿。
- 可怜百鸟纷纵横(kě lián bǎi niǎo fēn zhōng héng):可怜那些百鸟在森林里四处乱飞,它们虽然有深林可栖息,但却无处安家。
译文
野鹊在树林中筑巢,却被鸱鸢利用力量夺取了巢穴。鸱鸢吃掉了鹊鸟的肝脏和脑髓,窃取了食物,还保护了自己。凤凰拥有美丽的羽毛,其他鸟类都以它为尊。然而,当知道鸱鸢的危害时,却没有人去说。霜鹯野鹞等动物得到残肉,却不愿追赶那些偷吃残肉的鸟儿。可怜那些百鸟在森林里四处乱飞,它们虽然有深林可栖息,但却无处安家。
赏析
李贺的这首诗通过描写鸱鸢(即老鹰)的行为和后果,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相互关系和生存状态的关注。鸱鸢不仅破坏了鸟类的家园,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诗中通过对比鸟类对鸱鸢的无视和对凤凰的敬畏,以及霜鹯野鹞的自私行为,展现了不同生物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百鸟命运的同情和关注生态环境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具体的动物行为,揭示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