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土中两刃铁,土蚀不入金星灭。沈沈青脊鳞甲满,蛟龙无足蛇尾断。
忽欲飞动中有灵,豪士得之敌国宝。仇家举意半夜鸣,小儿女子不可近。
龙蛇变化此中隐,夏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剑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千年土中两刃铁,土蚀不入金星灭。
    注释:这把剑历经千年,依然锋利如初,即使被土壤侵蚀也难以使其变钝,就像天上的金星一样璀璨永恒。

  2. 沈沈青脊鳞甲满,蛟龙无足蛇尾断。
    注释:剑身沉重而光滑,如同青色的脊背和鳞片布满,它没有龙的脚但有蛇的尾巴,显得威猛而又不失灵巧。

  3. 忽欲飞动中有灵,豪士得之敌国宝。
    注释:这把剑仿佛有灵性一般,突然之间就能飞动起来,对于拥有它的英雄来说,它比国家的重宝还要珍贵。

  4. 仇家举意半夜鸣,小儿女子不可近。
    注释:有人想夺取这把剑,但在半夜的时候却无法接近,可能是因为它在夜间也有自己的保护机制。

  5. 龙蛇变化此中隐,夏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注释:这把剑中蕴含着龙和蛇的元素,它的变化莫测如同龙蛇一般神秘。夏季的云彩在它面前奔走,雷声隆隆作响,它似乎随时都可能化为一道闪电冲上天空。

赏析: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一把历经千年依旧锋利无比的古剑。《古剑行》不仅展现了剑的非凡属性,还透露出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剑拟人化,赋予了它生命和情感,使得这把古老的武器充满了生命力。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金星”和“蛟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还反映了古代诗人对天文地理的深刻理解和想象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饱满,体现了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即直率、奔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