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咏史诗·黄金台》是唐代诗人胡曾在其作品集中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隋炀帝时期的历史画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诗歌原文:
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述隋炀帝时期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诗人借由昭王的典故,暗示着即使身处盛世,也无法避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归于尘土的命运。
艺术手法:胡曾运用了典型的咏史诗的手法来展开叙述。首先,他以“北乘羸马到燕然”作为开篇设定了场景,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又宏大的气势。接着,通过“此地何人复礼贤”引入疑问,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最后,“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则以昭王的故事为引子,点出历史兴衰的无常,并以黄金台的荒凉景象作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沉的历史感。
《咏史诗·黄金台》不仅是对隋炀帝时代辉煌与衰败的记载,也是对历史变迁、兴衰更替这一永恒主题的深刻表达。胡曾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