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咏史诗·黄金台》

北乘羸马到燕然,此地何人复礼贤。 若问昭王无处所,黄金台上草连天。

诗句释义

  1. 北乘羸马:形容诗人骑着瘦弱的马向北行进。这里的“羸”是形容马瘦小或状态不佳,而“北乘羸马”则描绘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仍不放弃的情景。
  2. 到燕然:燕然山,位于今内蒙古地区,这里可能指诗人经过或到达的地方。燕然山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地理标志,常常与边塞、战争等主题相联系。
  3. 此地何人复礼贤:询问此地是否有人能够像古代的昭王那样礼贤下士。昭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英明领袖,以礼治国,尊重人才。此处诗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古代君王的敬仰和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反思。
  4. 黄金台上草连天:比喻权力的中心虽然显赫却无法长久。“黄金台”通常用来指代帝王的权力象征,而“草连天”则形象地描述了权力之重压使得周边环境荒芜衰败的景象,反映出权力腐败和滥用的问题。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胡曾(730-806):唐代著名诗人,邵阳人,咸通年间进士,一生经历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成功。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 《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胡曾的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评。其作品常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沉的社会批判色彩。
  • 燕然山: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曾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都与燕然山有关,如汉武帝时期在此设立的驿站,以及后来的边塞战事等。

译文及赏析

胡曾的《咏史诗·黄金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示了一个关于权力和个人命运的话题。诗中通过对比昭王的历史形象和他所处的黄金台之景,表达了对权力腐败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胡曾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历史画面,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