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
借问胶船何处没,欲停兰棹祀昭王。

{ "诗句": "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 "译文": "汉江两岸水流如蓝带般绵延不断,春天的微风轻拂过杨柳,使河岸上一片生机盎然。", "注释": ["汉江":指的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的一段,这里特指汉口至江夏这一段。"], ["碧流长":形容汉江水流清澈且宽广。"], ["春风":描绘了汉江两岸春意盎然的景象。"], ["绿杨":形容杨柳的颜色鲜绿,增添了春天的生机。"] }
赏析:

首句“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以“碧流长”和“春风起绿杨”勾勒出汉江的壮美景色。这里的“碧流长”形象地描述了汉江水势宽广,流动不息;“春风起绿杨”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两岸的杨柳随风轻轻摇曳,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这两个画面,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幅汉江两岸春色正浓、景色宜人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自然之中。

第二句“借问胶船何处没,欲停兰棹祀昭王。”诗人通过询问船只的去向,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之情。这里的“胶船”是指古代一种用于运输货物的小船,而“兰棹”则是用香草编织而成的船桨。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将“兰棹”与“兰陵王”联系起来,寓意着诗人想要纪念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汉昭王。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历史情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文化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汉江两岸春色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它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咏史之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