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英雄百战馀,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

世乱英雄百战馀,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注释与赏析:

  • 世乱英雄百战馀:描述了一个乱世中的英雄人物经过多次战争后依然保持着英雄本色。
  • 孔明方此乐耕锄:指诸葛亮在平定乱世之后,选择了隐居生活,乐于耕作,过着简朴的生活。
  • 蜀王不自垂三顾:意指刘备亲自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才智的高度重视和求贤若渴的心情。
  • 争得先生出旧庐:表示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刘备的赏识和重用。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历史事件的重大影响。通过对“世乱”、“英雄”和“诸葛亮”等关键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和平、智慧和领导力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世乱”一词反映了历史上的动荡不安,这是许多英雄人物脱颖而出的背景。诸葛亮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了卓越的才能,更在个人修养上达到了高超的境界。

诗中的“百战馀”表明了诸葛亮历经多次战斗的考验,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而“乐耕锄”则描绘了他在战后选择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这种反差更凸显了他淡泊名利的性格。

诗中的“蜀王不自垂三顾”以及“争得先生出旧庐”两句,不仅赞扬了刘备的求贤若渴,更表达了诗人对有识之士能够被重用、为国为民作出贡献的期盼。这种期盼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胡曾的《咏史诗·南阳》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更是一种对人性、理想和责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唐代诗人对于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今天生活和工作的启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