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蛾散,杨子江头月半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2. 诗歌鉴赏

  • 描写手法:《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攒”、“曳”等动词的使用,使得场景生动而具有动感。诗句通过色彩和光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奢华又略带忧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主题表达:这首诗不仅是对豪华宴会的描述,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政治腐败的批判。通过对宴会场面的铺陈,暗喻国运不稳,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韦庄生活在唐朝末年,这是一个战乱频发、政治腐败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为他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 个人经历:作为晚唐诗人,韦庄的生活和创作都与这个动荡的时代密切相关。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时代的特征。
  1. 艺术特色
  • 意象选择:韦庄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红烛市”、“碧天霞”,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文字,也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复杂且细腻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即将结束的美好时光的哀叹。这种情感的交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韦庄的这首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广泛传颂和研究。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也为后世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韦庄及其作品的评价颇高。沈德潜就曾评价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这句话不仅赞赏了韦庄的语言技巧,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宴会繁华的诗歌,它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和学习,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