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隋堤举步迟,隔云烽燧叫非时。
才闻破虏将休马,又道征辽再出师。
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
绿杨千里无飞鸟,日落空投旧店基。
汴堤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汴堤行》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该诗作于唐末,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据《全唐诗》的记载,韦庄以七言律诗形式创作了《汴堤行》,展现了其丰富的诗歌创作才能。
《汴堤行》作为一首描写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及荒凉景象的诗作,在文学价值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首联“欲上隋堤举步迟,隔云烽燧叫非时”描绘了作者面对隋堤时的心情与周围环境的紧张氛围。颔联“才闻破虏将休马,又道征辽再出师”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直接影响,以及统治者的不义行为。颈联“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往行者命运的同情和对战乱造成的悲剧的深刻理解。尾联“绿杨千里无飞鸟,日落空投旧店基”以景结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衬托出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汴堤行》不仅体现了韦庄对时代动荡的敏锐观察,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递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晚期社会政治的不稳定性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汴堤行》作为一部反映唐代末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展示了韦庄高超的诗歌技巧,更在文化层面上承载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社会变迁及其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