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篇

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绶带鸳鸯簇。
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
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捣练篇》是唐朝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月夜下青楼女子捣衣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劳作生活和对征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昭宗乾宁元年进士,曾任校书郎等职,后入蜀。唐亡后,王建建立前蜀,任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他的诗歌大多描绘晚唐末期的社会动乱,尤以《秦妇吟》最为著名。《浣花集》十卷是他的重要作品集,其中包含大量抒情、叙事与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
  1. 诗歌内容概述
  • 《捣练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华灿烂,明烛烛地照亮了整个场景;青楼中的妇女在夜深人静时,身着华丽的衣裳,手持白袷丝光织成的棒槌,轻轻地敲打着衣物,使衣物变得柔软平整。她们的动作细腻而优雅,伴随着菱花绶带的装饰,以及鸳鸯图案的点缀,显得格外和谐美好。
  • 在风中飘动的秋雪叠加,月光下清脆的捣衣声丁冬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女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期待。她们或许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或许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又或许是对此刻宁静时光的珍惜。
  1. 诗歌主题分析
  • 此诗不仅仅是对女性日常生活的描述,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体现。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劳动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生活态度的展现。
  • 通过对捣衣这一传统劳动场景的描绘,韦庄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层次感和丰富的内涵。这种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捣练篇》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女性劳动者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女性的生活状态。同时,这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传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