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
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绶带鸳鸯簇。
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
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

《捣练篇》是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月光照耀下用白袷衫织布的场景。下面将逐步分析这首诗的诗句、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月华吐艳明烛烛:形容月亮的光芒如同璀璨的烛火一般,照亮了整个场景。
  • 青楼妇唱捣衣曲:青楼是指古代的歌妓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那位女子所在的环境。她正唱着捣衣曲,即制作衣物的乐声。
  • 白袷丝光织鱼目:白袷衫是一种传统的汉族服装,丝光则暗示衣服细腻光滑且光泽亮丽。织布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其手艺之精湛。
  • 菱花绶带鸳鸯簇:菱花图案常用于妇女服饰,表示美丽;而绶带则象征着富贵和身份,鸳鸯则是传统的象征爱情与和谐的鸟类。
  1. 译文注释
  • 月华吐艳明烛烛:明亮的月光如蜡烛般照亮了这个场景。
  • 临风缥缈叠秋雪:女子在微风中轻轻摇动,衣袂随风飘起,仿佛堆叠着秋天的雪花。
  • 楼兰欲寄在何乡:楼兰古国,此处象征遥远的地方或思念的所在。
  • 凭人与系征鸿足:依靠他人,希望借他们之手能将思念寄托给远方的征人,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性在特定场合下的劳作情景,以及她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态。
  • 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物,如“月华”、“秋雪”等,这些象征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意的理解。
  • 通过对女性动作和周围环境的描绘,韦庄巧妙地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波动和深远的意义。

《捣练篇》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日常生活的诗作,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唐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