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彼何人,明眸利于月。
啼妆晓不干,素面凝香雪。
良人去淄右,镜破金簪折。
空藏兰蕙心,不忍琴中说。

【注释】

戚戚:忧愁。淄右:即齐州左,指山东一带。兰蕙心:比喻女子的芳情幽韵。琴中说:借琴来诉说衷曲。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人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抒写了她对丈夫去边塞征战、自己独守空房的悲怨心情。

“戚戚彼谁人”,起句写女主人公独处空闺,愁思满怀,其感情之深,难以抑制。一个“戚”字,将女主人公的忧愁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明眸利于月”,是写女主人公的美貌和眼力。“利于月”即有明亮如月之意,形容眼睛明亮美丽。这句诗以明眸照月为喻,突出了女主人公的美貌。

“啼妆晓不干,素面凝香雪”。第二句紧承上句写女主人公清晨起床时的情景。由于思念丈夫,女主人公无法入睡,所以天未亮就起床化妆,梳妆时泪流不止。第三句“素面凝香雪”,描写女主人公的面容之美,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

第三联“良人去淄右,镜破金簪折。”是说男主人公离开家去边疆戍守,而妻子只能独自忍受着相思之苦。“去淄右”是说去边远之地戍守,“镜破”是指妻子看到丈夫离家远行,心情悲伤,把镜子打碎了。“金簪折”,是说妻子因为伤心而折断了金制的发簪。

第四联“空藏兰蕙心,不忍琴中说。”写女主人公虽然内心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但是仍然强忍悲痛,不愿意在琴声中倾吐自己的哀怨。“兰蕙心”指内心的哀怨像兰花和蕙草一样芬芳馥郁;“不忍琴中说”是说不忍心让琴音中传来的哀怨之声,影响自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外貌和神态、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她的忧郁、孤独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离别的同情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