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莎

移从杜城曲,置在小斋东。
正是高秋里,仍兼细雨中。
结根方迸竹,疏荫托高桐。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
片时留静者,一夜响鸣蛩。
野露通宵滴,溪烟尽日蒙。
试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
只此霜栽好,他时赠伯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移莎》是一首出自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的体裁。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唐彦谦,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富有哲理,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1. 诗词原文
  • 移从杜城曲,置在小斋东。
  • 正是高秋里,仍兼细雨中。
  • 结根方迸竹,疏荫托高桐。
  •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
  • 片时留静者,一夜响鸣蛩。
  • 野露通宵滴,溪烟尽日蒙。
  • 试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
  • 只此霜栽好,他时赠伯翁。
  1. 诗词赏析
  • 《移莎》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首两句“移从杜城曲,置在小斋东”便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移为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 接下来的诗句“正是高秋里,仍兼细雨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透露出诗人面对生活的不易和对逆境的豁达态度。诗中的“结根方迸竹,疏荫托高桐。”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片时留静者,一夜响鸣蛩。”则是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表现。
  • 结尾两句“野露通宵滴,溪烟尽日蒙。”“试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移莎》不仅是唐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字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移莎》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