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共有八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朋友未来学业成就的美好祝愿。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内容: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郎西,不知何处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解读:
“我寄愁心与明月”:这一句通过将个人忧愁寄托在明月之上,表现了诗人无法直接表达情感的无奈。同时,明月作为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也承载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与祝福。
“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描绘了诗人通过风向传达思念之情的浪漫场景。夜郎指的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比喻远隔万里的朋友。
“夜郎西,不知何处是?”:这里的疑问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所在地的迷茫,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忧虑。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述了诗人在山路上转弯时找不到友人的情景,以及留下的足迹(马行处)象征了友人的痕迹。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离别时的凄凉和不舍。
文学价值与影响: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友人前途的良好祝愿。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更蕴含了对远方朋友的关怀与支持,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理解的精神。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通过其深邃的情感、优美的意象以及丰富的想象,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广受赞誉并影响了后世许多诗人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