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惠蜡面茶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尚书惠蜡面茶》是唐代诗人徐寅的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的茶文化,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俗和文人的生活情趣。

从历史背景上看,《尚书惠蜡面茶》的创作时间是在晚唐五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而多彩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推广,茶不只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徐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茶的喜爱以及对茶文化的敬仰,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从内容上分析,《尚书惠蜡面茶》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茶事图景。诗中“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武夷山茶园春季的景象,以及茶叶采摘的过程。这种对茶的细腻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茶叶本身的美,也让人联想到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茶事活动,如烹煮、饮用等。此外,诗中的“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等诗句,更是通过对茶具和茶水的描述,展现了唐代人对茶的精致追求和高雅生活态度。

从艺术表现上来说,《尚书惠蜡面茶》作为徐寅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不容小觑。徐寅的诗风豪放洒脱,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茶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歌颂。诗中的“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等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尚书惠蜡面茶》不仅是徐寅对茶文化的独特诠释,也是对唐代社会风貌的一次生动展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