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题邑宰南塘屋壁

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
县留东道三千客,宅锁南塘一片山。
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
闽王美锦求贤制,未许陶公解印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题邑宰南塘屋壁》是唐代诗人徐夤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特点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
    县留东道三千客,宅锁南塘一片山。
    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
    闽王美锦求贤制,未许文章动地权。

  2. 诗歌翻译
    万古清淮照耀着遥远的天空,黄河的浑浊波浪与它无关。
    县城里留下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宅院被南边的山峦所环绕。
    秋天的雨后草色变得更加翠绿,晨起时窗外残存的烧痕清晰可见。
    闽王的华丽锦缎是为了寻求贤能之人,却不让文章的力量撼动至高无上的权力。

  3. 作者简介
    徐夤(约865年—937年),字昭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后期大臣、文学家、诗人、宰相,大中初官礼部员外郎,后升任给事中、御史中丞。他工诗善文,尤精骈体,曾为《会要》《六典》等书作注,其著作《使云堂文集》已佚,有《徐侍郎集》,其中多写政治见解,如《论张昌宗不可用疏》。

  4. 作品赏析:《醉题邑宰南塘屋壁》作为一首咏怀诗,在表达作者对世态炎凉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秋雨绿”、“烧痕寒”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色彩感,也加深了诗的主题。

  5. 写作背景:虽然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及背景资料不多,但根据诗意推测,可能创作于诗人仕途不顺或者退隐之际。这种情境下的创作往往更加深沉,反映出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醉题邑宰南塘屋壁》不仅是徐夤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唐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色,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