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
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
蝴蝶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蝴蝶三首》是唐代诗人徐夤创作的七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诗人简介:徐夤,字昭梦,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后,因礼待简略而拂衣去,归隐延寿溪。他著有《探龙》、《钓矶》二集,并编诗四卷,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作品原文: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苒苒双双拂画栏,佳人偷眼再三看。莫欺翼短飞长近,试就花间扑已难。栩栩无因系得他,野园荒径一何多。不闻丝竹谁教舞,应仗流莺为唱歌。
作品鉴赏:徐夤的《蝴蝶三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蝴蝶的轻盈与美丽。诗中的蝴蝶似乎不受束缚,轻飘飘地在花丛间飞舞,惹得美人频频回头观望。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和对于世俗束缚的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蝴蝶三首》不仅展示了徐夤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风貌和文化特征,是研究唐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他们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