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送夫之长安

思君远别妾心愁,踏翠江边送画舟。
欲待相看迟此别,只忧红日向西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送夫之长安》是唐代诗人晁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思君远别妾心愁,踏翠江边送画舟。
  • 欲待相看迟此别,只忧红日向西流。
  1. 作者简介
  • 晁采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从诗作内容来看,他应是一位情感细腻、善于抒发内心情感的文人。
  1. 诗词鉴赏
  • 艺术表现:晁采的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思君远别妾心愁,踏翠江边送画舟”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以及亲自送行的情景。“思君远别妾心愁”,表达了离别的痛苦;“踏翠江边送画舟”,则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增添了几分哀愁之美。最后两句“欲待相看迟此别,只忧红日向西流”更是深化了这种别离的不舍,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分别的到来,加深了读者对这份离别之情的感受。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通过“思君远别”与“踏翠江边送画舟”的对比,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心情,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相思之苦。而“只忧红日向西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一种美好情感消逝的哀悼。
  1. 文学背景
  • 《春日送夫之长安》创作于唐代,这是一个诗歌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唐代的文人多有豪放、奔放的个性,同时也不乏细腻、深沉的情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晁采的这首小诗显得格外真挚与感人。
  1. 赏析建议
  • 情感共鸣: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而言,可以深入体会这首诗中的情感流露,尝试从中找到自己对爱情或离别的看法和感受。
  • 文化了解:了解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时代特色。

《春日送夫之长安》是一首情感深邃的小诗,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达了深沉的情感世界。在欣赏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将这种情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古代诗歌中的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