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宿襄河驿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襄河驿浦》是唐初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所感之景以及内心的感慨。下面将从作品的原文、作者背景及其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唐朝梓州射洪人,因少任侠且后苦节读书,举光宅进士,为武则天赏识,授麟台正字,转右拾遗。然而,因段简罗织罪名,陈子昂被冤杀狱中,其诗标举“风骨”、“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成为唐诗革新的先驱。
诗歌原文:《宿襄河驿浦》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通过这段原文可以看到,诗人以流水和夜晚的景象开篇,接着描绘了河流两岸的情景与内心感受,最后以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大漠的思念作为结尾。
作品主题:此诗主要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悲凉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艺术特色:陈子昂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他的诗作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和意境的创造,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深邃而又广阔的艺术空间。同时,陈子昂的诗作在形式上也有独到之处,如五言排律的体裁就显示了他严谨的构思和对传统形式的尊重。
《宿襄河驿浦》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理想,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化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不可多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