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注释】:
宿襄河驿浦 宿:住宿;襄河:即今河南南阳市的南襄水,汉时有襄口,汉江流经此地。
合岸 合:指河流汇合;岸:岸边。
昏初夕 昏:黄昏时分;初夕:傍晚时分。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卧:躺着;卧闻:躺着听到。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沙浦:指河岸上的沙滩上。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翼:指大雁;徒:徒然;鸣雁:指在高空中飞来飞去的大雁。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天河:黄河;沧海:指大海。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人宿于襄河驿浦,夜半醒来,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暮色中朦胧的河水,感到十分惬意、宁静。然而,随着天色渐晚,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忧郁起来。他躺在那里,听着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于是,他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沿着水流的方向,来到了北渚,然后在那里系好了船,准备在南洲上过夜。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的行动和心情的变化,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而舒适的基调。
颔联“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进一步展现了夜晚景色的静谧。诗人看着两岸逐渐昏暗下来,心中不由得感到有些寂寞和惆怅。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回塘里的水已经暗了下来,不再流动,这让他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颈联“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是诗人对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他躺在床上听到了塞外的大雁叫声已经中断,坐在这里听着峡中的猿猴发出一声声的啼哭,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愁绪。这里的“断”和“愁”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通过这两个字的使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
尾联“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则是对整个夜景的描述。诗人坐在沙滩上,看到月光下的沙浦明亮得像是天上的月亮,而汀葭(即水中芦苇)却显得晦暗如同秋天一样。这一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气氛,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景象。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