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途中旅思

古木闽州道,驱羸落照间。
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
身事几时了,蓬飘何日闲。
看花滞南国,乡月十湾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源途中旅思》是唐代诗人陈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陶,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边疆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的理想境界。

  2. 诗词原文:古木闽州道,驱羸落照间。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

  3. 作品赏析:陈陶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旅途景象。”古木闽州道”不仅勾画出了一条古老的道路,更隐含了时间与历史的厚重感。”投村碍野水”与”问店隔荒山”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

  4. 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创作背景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写于陈陶任官至福建期间。当时他或许正在赴任途中,或者刚刚结束一段公务,因此诗中既有旅途的劳顿,也有对家园的深深眷恋。

  5. 艺术特色:陈陶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古木”与“落照”结合,既突出了旅途的孤寂与漫长,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这种对比不仅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也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陈陶的《清源途中旅思》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唐代边塞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读者在欣赏这首古诗时,不仅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家国的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