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
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
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诗歌原文: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
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
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
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
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诗意解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景象——平静的章溪和动荡的贡水,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多变,同时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 归乡之人的孤独:“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表达了远离家乡的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艰辛,反映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季节与时光的变迁:“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黄昏时分的落寞景象,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 友情与抱负的交织:“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展示了作者与旧友重逢的喜悦以及新朋友的出现,体现了人在社会中求索与成长的过程。
- 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 离别之情的抒发:“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描绘了离别时的愁苦情绪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表现了人性中脆弱的一面。
- 自然与人的关系:“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以松树坚韧不拔的特性自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 诗歌主题:
- 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理解。
- 友情与离别:诗中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也反映了离别的痛苦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历史与现实: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批评。
艺术特色:《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诗人不事雕琢,以平淡质朴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如“章溪与贡水”象征人生的波折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郁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自然之美,又有内在的人文之韵。
文化背景:
-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大历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有感慨时事、抒发情怀之作。耿湋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情感色彩,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 后世影响:
-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虽然篇幅不长,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其成为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后世许多诗人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影响,将其视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 文学价值: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被广泛传颂。它不仅是诗人个人创作的代表,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