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南康夜泊赣石中

倦客乘归舟,春溪杳将暮。
群林结暝色,孤泊有佳趣。
夜山转长江,赤月吐深树。
飒飒松上吹,泛泛花间露。
险石俯潭涡,跳湍碍沿溯。
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稍出回雁峰,明登斩蛟柱。
连云向重山,杳未见钟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发南康夜泊灨石中》是唐代诗人耿湋的作品。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艺术特色。

《发南康夜泊灨石中》作为一首描写夜晚在赣江边停留的诗篇,其内容涉及自然景观和旅途中的心境变化。通过细致入微地描绘春溪、群林、孤泊之趣、夜山与长江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美的感悟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在艺术形式方面,该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绝句形式,通过对仗工整、节奏分明的句子排列,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鲜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此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手法,如“赤月吐深树”、“飒飒松上吹”,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从文化背景来看,《发南康夜泊灨石中》反映了唐代文人游历四方的普遍心态。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经常涉足山水之间以寻求精神寄托和创作灵感。耿湋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往往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文学风格和社会风貌。

《发南康夜泊灨石中》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唐代诗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