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与温商夜别

凤皇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
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共登龙。
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
明日又行西蜀路,不堪天际远山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梓州与温商夜别》是唐代著名诗人陈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在夜晚分别时的情感波动和对友情深刻的珍视。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文学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创作时间
  • 生平概述:陈羽,字不详,出生于江东吴县(今属江苏),是唐代宪宗元和初前后的一位知名文人。据传他在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以第二人登进士第,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
  • 诗歌创作:陈羽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唱答颇多。其诗集《唐才子传》传世,显示了他在当时文坛的重要地位。
  1. 诗歌内容
  • 情感表达:诗中“凤凰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描绘了分别的场景,凤凰城象征繁华之地,月下相逢则增添了几分浪漫和神秘色彩。这种对比突出了别离时的哀愁与重逢的喜悦。
  • 生活体验:通过“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共登龙”表达了对过去共同经历的怀念和对未来再次相聚的希望。这种怀旧与期待交织的情绪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1. 文学特色
  • 语言运用:陈羽擅长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情感,如“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等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内心感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意象选择:诗中选取的“凤凰城”、“玄武江”、“月下逢”等意象,既具有地域文化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梓州与温商夜别》作为唐代文学的一部分,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风俗和人际交往的重要资料。
  • 文化传承: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视为唐诗中的佳作之一,对后世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诗歌形式和主题表达上,为后来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梓州与温商夜别》不仅是陈羽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还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