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送人往长洲

秋来频上向吴亭,每上思归意剩生。
废苑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
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润州送人往长洲》是一首唐代的七言律诗,由陆龟蒙创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夜晚松江的美景,还表达了对家乡风物由衷的喜爱与怀念之情,并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陆龟蒙,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农学家。他出生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举进士不第,曾任湖、苏二州刺史的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陆龟蒙的诗歌风格多愤世嫉俗,善写小品文,其作品颇受后世赞誉,有《甫里集》传世。

  2. 诗歌原文
    秋来频上向吴亭,每上思归意剩生。
    废苑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
    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3. 诗歌解析

  • 开头两句:“秋来频上向吴亭”表明陆龟蒙常常登上吴地的亭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秋来”暗示季节更替,而“频上向吴亭”则表达了频繁访问故乡的情感。
  • 中间两联:“废苑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废苑的池塘和亭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夜村的渔夫穿着蓑衣,在雨中劳作的声音传入诗人耳中。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村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 尾两联:“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进一步描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夜景。月光下的菱塘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杨柳,酒旗随风轻舞。这两句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风物的热爱和怀念。
  • 结尾两句:“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以询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陆龟蒙希望朋友能多在松江停留几日,品尝当地美味的鲈鱼和莼菜汤。这不仅是对食物的赞美,更是对朋友的一种邀请和期待。

《润州送人往长洲》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偏好的诗作,也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以及陆龟蒙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