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外桡声远,天涯幽梦回。
争知江上客,不是故乡来。
橹声
介绍
《枕上闻橹声》是宋代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劝君不须下瞿唐,顺流从此道路长。
劝君早上瞿唐去,溯流虽艰近家乡。
我今出蜀几寒暑,催归苦念家人语。
更烦舟子策全功,疾趁鸣鸡起。诗歌鉴赏:《枕上闻橹声》是一首描写江上行船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以及旅途的艰辛感受。诗中“顺流从此道路长”与“溯流虽艰近家乡”两句,反映了诗人在行旅过程中既享受旅途的乐趣,又不得不面对回家的渴望。此外,“催归苦念家人语”和“更烦舟子策全功”,则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以及对舟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背景:此首诗作于宋哲宗时期,当时李流谦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贬谪。诗中的“劝君”可能暗示了他对友人或自己旅途中遭遇困难的提醒,而“瞿唐”指的是瞿塘峡,这是长江三峡之一,也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
文学地位:《枕上闻橹声》作为李流谦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诗歌的特色。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艺术手法:在这首诗中,崔涂巧妙地使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一方面描述了顺流而下的轻松和乐趣,另一方面则通过逆流而上的挑战和艰辛来加深对家国的眷恋。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旅行经历的记录,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反映出诗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态度。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江水的描绘,也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归途的渴望。
文化影响:《枕上闻橹声》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材料。
《枕上闻橹声》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旅行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它的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