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外桡声远,天涯幽梦回。
争知江上客,不是故乡来。
【注释】
橹声:船桨声。
烟外:江面烟雾之外,指远处的江上。
桡声远:船桨声在远处回荡。
天涯幽梦回:在遥远的天涯,幽深的梦境回到了眼前。
争知:岂知、怎知、怎么知道。
江上客:江上的游子。
不是故乡来:不是从故乡来的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诗人登上船,远眺烟波浩渺的长江,听着江上传来阵阵橹声,不由思念家乡。但自己却是一位“江上客”,远离故乡,不禁悲从中来。全诗写得含蓄深沉,余味无穷。
烟外桡声远,天涯幽梦回。
争知江上客,不是故乡来。
【注释】
橹声:船桨声。
烟外:江面烟雾之外,指远处的江上。
桡声远:船桨声在远处回荡。
天涯幽梦回:在遥远的天涯,幽深的梦境回到了眼前。
争知:岂知、怎知、怎么知道。
江上客:江上的游子。
不是故乡来:不是从故乡来的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诗人登上船,远眺烟波浩渺的长江,听着江上传来阵阵橹声,不由思念家乡。但自己却是一位“江上客”,远离故乡,不禁悲从中来。全诗写得含蓄深沉,余味无穷。
江南江北为君愁出自《读庾信集》,江南江北为君愁的作者是:崔涂。 江南江北为君愁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江南江北为君愁的释义是:江南江北为君愁:诗人因思念某人而感到忧愁,这种愁绪如同江南江北的广袤大地般深沉。 江南江北为君愁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江南江北为君愁的拼音读音是:jiāng nán jiāng běi wèi jūn chóu。
惟有一篇杨柳曲出自《读庾信集》,惟有一篇杨柳曲的作者是:崔涂。 惟有一篇杨柳曲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惟有一篇杨柳曲的释义是:《读庾信集》这首诗中的“惟有一篇杨柳曲”释义为:只保留了一篇《杨柳曲》。这里的“杨柳曲”指的是庾信的诗歌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庾信作品的高度赞誉和珍视之情。 惟有一篇杨柳曲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惟有一篇杨柳曲的拼音读音是:wéi yǒu yī
建业长安两醉游出自《读庾信集》,建业长安两醉游的作者是:崔涂。 建业长安两醉游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建业长安两醉游的释义是:建业长安两醉游:指作者庾信曾在建业(今南京)和长安(今西安)两地多次畅游,享受醉生梦死的乐趣。 建业长安两醉游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建业长安两醉游的拼音读音是:jiàn yè zhǎng ān liǎng zuì yóu。
四朝十帝尽风流出自《读庾信集》,四朝十帝尽风流的作者是:崔涂。 四朝十帝尽风流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四朝十帝尽风流的释义是:四朝十帝尽风流:指庾信在南北朝四个朝代、十个皇帝在位期间,都展现出了卓越的风采和才华。 四朝十帝尽风流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四朝十帝尽风流的拼音读音是:sì cháo shí dì jǐn fēng liú。 四朝十帝尽风流是《读庾信集》的第1句
一度逢花一断肠出自《江雨望花》,一度逢花一断肠的作者是:崔涂。 一度逢花一断肠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一度逢花一断肠的释义是:一度逢花一断肠,意为每次遇到花朵就感到心碎或极度悲伤。这里的“一度”指的是每次,“逢花”指的是遇到花朵,“一断肠”则是形容极度悲伤,如同心肠断裂一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的极度喜爱,同时也隐含了因花朵易逝而引发的悲伤情绪。 一度逢花一断肠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
避秦不是无归意出自《江雨望花》,避秦不是无归意的作者是:崔涂。 避秦不是无归意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避秦不是无归意的释义是:逃避秦朝的暴政并非没有回家的愿望。 避秦不是无归意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避秦不是无归意的拼音读音是:bì qín bù shì wú guī yì。 避秦不是无归意是《江雨望花》的第3句。 避秦不是无归意的上半句是:好风留客野梅香。
好风留客野梅香出自《江雨望花》,好风留客野梅香的作者是:崔涂。 好风留客野梅香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好风留客野梅香的释义是:好风留客野梅香:美好的风儿让人不愿离去,野梅的香气弥漫四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风景优美、令人陶醉的画面。 好风留客野梅香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好风留客野梅香的拼音读音是:hǎo fēng liú kè yě méi xiāng。
细雨满江春水涨出自《江雨望花》,细雨满江春水涨的作者是:崔涂。 细雨满江春水涨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细雨满江春水涨的释义是:细雨绵绵,江水因春意而涨满。 细雨满江春水涨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细雨满江春水涨的拼音读音是:xì yǔ mǎn jiāng chūn shuǐ zhǎng。 细雨满江春水涨是《江雨望花》的第1句。 细雨满江春水涨的下半句是:好风留客野梅香。
共作寒梅一面妆出自《初识梅花》,共作寒梅一面妆的作者是:崔涂。 共作寒梅一面妆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共作寒梅一面妆的释义是:共同装扮成寒梅的一面妆容。 共作寒梅一面妆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共作寒梅一面妆的拼音读音是:gòng zuò hán méi yī miàn zhuāng。 共作寒梅一面妆是《初识梅花》的第4句。 共作寒梅一面妆的上半句是: 燕脂桃颊梨花粉。
燕脂桃颊梨花粉出自《初识梅花》,燕脂桃颊梨花粉的作者是:崔涂。 燕脂桃颊梨花粉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燕脂桃颊梨花粉的释义是:燕脂桃颊梨花粉:形容梅花颜色鲜艳,如同燕子口中的红色颜料(燕脂),桃花的粉红色脸颊,以及梨花的白色花粉。这里将梅花的色彩比喻得生动形象。 燕脂桃颊梨花粉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风格是:诗。 燕脂桃颊梨花粉的拼音读音是:yàn zhī táo jiá lí huā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寺庙时,看到寺中的古松百尺森疏,倚靠梵台,不禁发出感慨,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通过写古松的生长、经历、感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句注释: - 百尺森疏倚梵台:百尺高的松树,枝叶茂盛,仿佛靠在梵台(寺庙)上。 - 昔人谁见此初栽:以前的人谁能看见这些松树是从最初的种下开始生长的呢? - 故园未有偏堪恋:旧日的家园没有偏袒可以留恋的地方。 -
过绣岭宫 古殿春残绿野阴,上皇曾此驻泥金。 三城帐属升平梦,一曲铃关怅望心。 苑路暗迷香辇绝,缭垣秋断草烟深。 前朝旧物东流在,犹为年年下翠岑。 注释: (1) 古殿春残绿野阴:意思是春天的景色已经过去,只剩下绿荫和古殿。 (2) 上皇曾此驻泥金:上皇曾经在这里停留,留下了泥金的痕迹。泥金是古代的一种装饰材料,用金粉涂在纸或布上,然后用火烘烤使其固定,最后用刀刮去表面,留下金色的痕迹
这首诗是杜甫的名作,全篇以赤壁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字解释: 1.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 - 注释:汉朝的江山和国家大势被分裂了,谁会愿意去拯救那些失去权力的皇帝呢? - 赏析:这里通过描绘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2. 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 - 注释
过二妃庙 残阳楚水畔,独吊舜时人。 不及庙前草,至今江上春。 注释: - 残阳:夕阳西下的景象。楚水:指楚地的水流,这里可能指的是湘江。舜时人:指舜帝时代的人物。 - 不及:不如。庙前草:指庙前的草地。 - 今:现在。江上春:指江面上的春天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舜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残阳下的楚水畔、孤独吊丧的场景以及与庙前草地的对比
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译文: 在这片青山环绕的北城外,清澈的水流绕过了东城的城墙。 注释: 1. 青山横北郭 - "青山"指周围的山,这里指的是北边的山;“横”表示山的形状是横向延展的。“北郭”是指城市的北边,古代城市有内外两重城墙,北墙被称为外城,此处的“南郭”则可能是指城内的南面。这里的“翠”形容山色青翠欲滴,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2. 白水绕东城 -
【注释】 上巳日:古代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是春游的日子。永崇里:地名。言怀:思念。 【赏析】 诗题一作“上巳日游永崇里寄内”。此诗写在上巳时节,作者游赏永崇里时所感怀的幽情。首句“未敢分明赏物华”,表明不敢明确地欣赏美好的景物和花光。“物华”就是景物的美好。“十年如见梦中花”意思是说,过去十年来,像梦一般美好的景象,如今终于见到了。“十年”与“梦中花”相对照,说明过去的光阴多么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