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
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
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
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
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发锦沙村》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发锦沙村》的内容、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简介:崔颢,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升,一字明远(一作孝先)。他的诗风雄浑豪放,善于捕捉自然景观的美,并赋予深刻的情感和思想。据传,崔颢与李白有过交往,并受到其诗歌的影响。
原文展示:诗句“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则展现了河流景色的变化和航行中的感受;“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旅途经历和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
作品赏析:从文学角度来看,《发锦沙村》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洞察力,还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崔颢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深度。
《发锦沙村》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价值,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