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别友人

劳生故白头,头白未应休。
阙下难孤立,天涯尚旅游。
听猿吟岛寺,待月上江楼。
醉别醒惆怅,云帆满乱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别友人》是唐朝诗人张乔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
  • 张乔(生卒年不详)是一位池州人,唐懿宗时期的进士。他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共同被称为“咸通十哲”,在黄巢起义时隐居于九华山。他的诗歌风格清雅,辞藻不俗,与当时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并称。
  1. 作品原文
    劳生故白头,头白未应休。
    阙下难孤立,天涯尚旅游。
    听猿吟岛寺,待月上江楼。
    醉别醒惆怅,云帆满乱流。

  2. 主题内容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经历的感慨。通过“劳生故白头”反映了人生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
  • “头白未应休”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质疑与思考。
  • “阙下难孤立”与“天涯尚旅游”对比了诗人身处朝廷与游历四方的不同生活状态。
  • “听猿吟岛寺,待月上江楼”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求慰藉的情景。
  • “醉别醒惆怅,云帆满乱流”则是诗人在酒后别离后的无奈与哀愁。
  1. 文学价值
  • 张乔的诗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 《江南别友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文本。
  1. 社会背景
  • 唐朝时期,文人墨客多有游历四方的经历,他们常常在旅途中感受自然之美,抒发感慨之情。这种背景下,张乔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思想情感。
  1. 艺术特色
  • 《江南别友人》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意。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猿”、“月”等自然元素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还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和启发性。

《江南别友人》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深入研究和欣赏这首诗,无疑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