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洛都门

山川马上度边禽,一宿都门永夜吟。
客路不归秋又晚,西风吹动洛阳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洛都门》是唐代诗人张乔所作,一首描写边关旅情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夜晚骑马经过洛阳城门时所感怀的孤寂与凄凉情绪。下面将从诗作的原文、译文、作品赏析、写作背景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1. 原文节选
  • 山川马上度边禽:描绘了诗人在马背上跨越山川,越过边境的景象。
  • 一宿都门永夜吟:表达了诗人在此地过夜,整夜吟咏的情景。
  • 客路不归秋又晚:反映了诗人因旅途劳顿或任务需要,不得不在异乡过冬,秋天已深仍不得归家。
  • 西风吹动洛阳砧:描述了秋风中洛阳古时的鼓声和砧声,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1. 译文
  • 山川间,马儿飞驰,越过边关,穿越边疆。
  • 一宵未归,在都门之下,长夜里吟诵诗句。
  • 客居路途,因未归乡,秋日更深,时光已晚。
  • 西风起时,吹动了洛阳的旧砧,勾起了思乡之情。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的情感深沉,通过“秋又晚”、“西风吹动洛阳砧”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落寞的情绪。
  • 语言特色:张乔以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的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1. 写作背景
  • 根据历史记载,张乔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张乔的具体生平事迹不甚清楚,其作品也多为后人推测。
  • 《宿洛都门》作为张乔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感悟。诗中的边关景象和洛阳砧声等,既展示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思考。

《宿洛都门》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边关风貌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唐代文学的独特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