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造微禅师院

夜香闻偈后,岑寂掩双扉。
照竹灯和雪,穿云月到衣。
草堂疏磬断,江寺故人稀。
唯忆江南雨,春风独鸟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造微禅师院》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元和年间,体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旧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绘。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祜(782年—852年),字承吉,唐朝著名诗人。他的家族背景显赫,出生于清河张氏望族,人称“张公子”。他初寓姑苏,后被天平节度使令狐楚推荐至长安,却因政治原因失意。在淮南隐居后,因喜爱丹阳曲阿而筑室终老。
  1. 诗歌原文
    夜香闻偈后,岑寂掩双扉。
    照竹灯和雪,穿云月到衣。
    草堂疏磬断,江寺故人稀。
    唯忆江南雨,春风独鸟归。

  2. 诗作赏析

  • 意境与情感:《题造微禅师院》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庙夜景。诗人深夜听到木鱼声,感到寂静而孤独,于是关上门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 象征与隐喻:诗人用“穿云月”比喻月光穿透云层照射在自己身上,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境界。同时,“唯忆江南雨”,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 艺术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比和衬托,如“岑寂掩双扉”与“夜香闻偈后”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

张祜的这首《题造微禅师院》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风貌,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才能。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