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形断,楼台此迥临。
两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渗。
凿石西龛小,穿松北坞深。
会当来结社,长日为僧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四面山形断,楼台此迥临。
两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渗。
凿石西龛小,穿松北坞深。
会当来结社,长日为僧吟。
张祜的《题苏州思益寺》是一首描绘苏州思益寺风光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诗歌原文:四面山形断,楼台此迥临。两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渗。凿石西龛小,穿松北坞深。会当来结社,长日为僧吟。
作者简介:张祜(782年—852年),字承吉,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唐代诗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早年曾居住在姑苏,因元和、长庆年间受到令狐楚的器重而得到提拔。然而,在政治斗争中失意后,他转而隐居于丹阳曲阿,最终选择了在此筑室终老。
诗歌赏析:张祜的《题苏州思益寺》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苏州思益寺的自然风貌。诗中“四面山形断,楼台此迥临”描绘了寺庙四周的山势与建筑的位置关系。“两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渗”则形象地刻画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其中山峰的高耸与水流的蜿蜒相映成趣。此外,“凿石西龛小,穿松北坞深”两句通过细节的刻画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象,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富有层次。
《题苏州思益寺》不仅展示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们在当时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及其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