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题杭州天竺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杭州天竺寺》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张祜,一位出生于清河(今属河北)的贵族后裔,家世显赫,人称“张公子”。他初寓姑苏,元和、长庆年间深受令狐楚器重。然而,在令狐楚担任天平节度使后,张祜因元稹排挤而失意,最终客淮南隐居而终。他的诗作以宫词、山水、边塞题材著称,风格平易近人,流转自然,具有隐逸之气。
《题杭州天竺寺》全文如下: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这首诗描绘了杭州天竺山的壮丽景象以及作者对这一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首联“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表达了对天竺山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极高评价;颔联“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展现了山中岩石与泉水交织的和谐之美;颈联“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则捕捉了夜晚天竺寺中的静谧与浪漫;尾联“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空灵宁静的气氛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天竺山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题杭州天竺寺》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唐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因此,无论是对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而言,《题杭州天竺寺》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