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
《嘲李端端》是唐代诗人崔涯创作的作品,属于文学作品。
《嘲李端端》作为唐代文人崔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而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注释】 1. 黄昏:傍晚。不语:不说话,指不理睬。不知:不懂得。行:行走,指骑马、坐车等。2. 鼻似烟窗:形容女子鼻梁高耸而直。3. 耳似铛:形容女子耳朵小,像锅底一样圆。4. 独把象牙梳插鬓:用象牙梳子梳理头发的样子。5. 昆仑山:在今新疆西部,昆仑河发源于此。6. 月初明:月色初上,指月上山时。7. 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了一个贵妇人的孤寂生活。诗中写她独自坐在房中
【注释】 ①黄骝:黄色骏马。鞁(wěi委):马嚼子,套在马嘴上的金属环,用来勒住缰绳,使马匹安静,不乱跑。②善和坊:唐时京师长安城内的一个街坊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一带。③端端:即端丽,指美女。④浑成:完美无缺。⑤牡丹:唐代名花,这里比喻女子美丽动人。 译文: 我找到一匹漂亮的黄毛大马,在善和坊里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扬州近日来选美女很出色,她就像一朵能行白牡丹。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