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
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
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九》中。此诗写作者在华清宫(今陕西西安)骊山上仰望远近景色所作。
登高览胜处,俯眺尽山川。
翠岭含秋色,苍梧接曙烟。
野花迷客路,幽鸟乱人家。
圣代无为化,君王不世年。[1]
骊(lí):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附近。
华清宫:唐代皇帝游猎的地方,位于长安城西郊。
翠岭:青翠的山岭。
秋色:秋天的颜色。
苍梧:指南方的大泽。古代传说中的大泽在楚国境内。
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