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韦

今朝妆阁前,拾得旧花钿。
粉污痕犹在,尘侵色尚鲜。
曾经纤手里,拈向翠眉边。
能助千金笑,如何忍弃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是唐代诗人张夫人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在妆阁前偶然拾得一枚旧日所用之花钿,触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从而表达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怀旧之情。

诗歌原文如下:
今朝妆阁前,拾得旧花钿。
粉污痕犹在,尘侵色尚鲜。
曾经纤手里,拈向翠眉边。
能助千金笑,如何忍弃捐?

从诗的结构上来看,《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四联,每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这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基本结构,也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寓意的重要手段。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妆阁前的情景,她偶然拾得一枚旧时所用之花钿,这件物品不仅勾起了她的怀旧之情,更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通过对花钿的细致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失去之物的惋惜之情。诗中的“粉污痕犹在,尘侵色尚鲜”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花钿被遗弃后的状态,以及它所承载的过往记忆与情感价值。

进一步来说,张夫人通过这首诗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古典诗词形式的熟练掌握。她的这种创作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灵感。特别是对于研究唐代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首作品,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心声。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