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溪西亭晚望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
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霅溪西亭晚望》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夜晚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故乡、自然与人之间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
    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洲。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人首先通过“霅水碧悠悠”来勾勒出霅溪水的宁静与清澈,接着“西亭柳岸头”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西亭所在的地理位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画面。
  • 时间与空间的交融:“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这两句不仅描述了夕阳下的景象,还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官体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的抒发:诗中多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留恋。“此地动归思”直接表达了作者因景色触发的乡愁情绪;“逢人方倦游”则反映出作者在旅途中的疲惫之感。
  •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洲。”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吴兴地区历史的怀念,也反映了当前荒凉萧瑟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落差。
  1. 创作背景:《霅溪西亭晚望》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之一。此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间(如夜幕降临时)的感受以及他对故土的情感。张籍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富含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色彩,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张籍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霅溪西亭晚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情感的表达,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蕴含着人生哲理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