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江陵王少府

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
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
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江陵王少府》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和人文关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张籍,字文昌,唐朝时期的诗人,和州乌江人,其先世移居至和州。他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多表现了乐府诗歌的特点,其中《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尤为人所熟知。
  1. 作品原文及解读
  • 原文:《留别江陵王少府》,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渲染离别的气氛,同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不舍。首联写山路之遥远和诗人步履之缓慢,表达了旅途的艰难以及诗人身体的不适;颔联则直接点明此次离别的背景——两人在分手之处都处于失意之时,展现了双方心情的沉重;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寒林、远路驿和荒陂构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增添了别离的情感色彩;尾联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呼唤,希望他们能够早日重逢。
  1. 文学价值
  • 艺术表现手法:这首诗在艺术上表现出了张籍的精湛技艺。首先,在形式上,它遵循了传统的五言律诗结构,音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其次,在内容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寄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此外,诗中还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留别江陵王少府》不仅是张籍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张籍的诗歌艺术成就,也能从中领悟到古人对于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