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
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庄陵挽歌词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庄陵挽歌词三首》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之一。张籍,字文昌,唐朝著名诗人,与王建、元稹并称为”大历十才子”。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庄陵挽歌词三首》是一组五律诗,共三首。这些诗歌反映了唐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之后,国家治理和社会风貌的转变。《庄陵挽歌词三首》不仅是对战争结束的感慨,也是对和平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富强的向往。
第一首诗《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通过对太阳光芒的描写,隐喻着战争的结束和国家的光明未来。“干戈亦渐消”直接体现了战争的结束,而“白日已昭昭”则象征着国家在经历了混乱和苦难后重新迎来的希望和光明。
第二首诗《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表达了国家领导者积极应对时局,采纳意见,整顿朝纲的情景。这两句诗展示了政治上的清明与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统治者对于国家未来的责任感。
第三首诗《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揭示了政治斗争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对比。“佞幸威权薄”意味着那些依靠非正当手段获取权力的人逐渐失去了影响力,而“忠良宠锡饶”则是对忠诚贤能者的褒扬,表明了朝廷对于正直之士的重视和奖赏。
《庄陵挽歌词三首》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成为研究唐代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唐代文学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