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
始改三年政,旋闻七月期。
陵分内外使,官具吉凶仪。
渭北新园路,箫笳远更悲。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诗句解析
  •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白日照见,战火渐渐平息)
  •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君主亲自出征,接受忠言早入朝廷)
  •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奸佞之人失去权势,忠良之士受到重用)
  1. 译文
  • 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太阳照耀,战争逐渐结束)
  • 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君王亲自出征,听取忠臣建议及早入朝处理国事)
  •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奸臣失去权力,忠良之才得到重用)
  1. 注释
  • 白日已昭昭:阳光普照,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
  • 干戈亦渐消:干戈,古代武器,象征战争。消,停止。指战事逐渐平息。
  • 迎师亲出道:君主亲自率军出征,表现出领导的决心和勇气。
  • 从谏早临朝:听取并采纳忠臣的劝谏,及早进入朝廷处理政务。
  • 佞幸威权薄:佞人依靠权势,但失去权力。
  • 忠良宠锡饶:忠诚善良的人才受到国家的重视和赏赐。
  1. 赏析
  • 本诗通过对比描绘了战争后的和平景象以及君主在国家危难时刻的不同选择,展现了一个理想君主应有的决断力和智慧。
  • 诗中“白日已昭昭”与“干戈亦渐消”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战争的结束,也暗示了和平的到来。
  • “迎师亲出道”与“从谏早临朝”反映了君主的英明和责任感,表明只有亲自出征和听取意见,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 “佞幸威权薄”与“忠良宠锡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即使是奸佞之徒,也会因失去权势而变得无足轻重;而忠良之士则因得到重用而得以发挥其价值。
  •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描写,以及对理想君主特质的赞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在国家危难之时,君主的正确决策和行动是恢复和平的关键。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时光,警惕奸佞之徒,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