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
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
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寺宿斋》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围绕《寺宿斋》展开介绍:
作者背景: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自然风光,以质朴无华著称。张籍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他的诗歌风格也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文人骚客,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原文与翻译:张籍的《寺宿斋》原文简洁而富有意境:“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抵达寺庙时所见景象:夕阳西下,金光寺外,寺中新长出的新竹隔着帘子可见,斋官被禁止与僧人相见,连庭院门也无法随意进出。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幽静而又稍显落寞的氛围。
作品赏析:《寺宿斋》通过简单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中“新竹”象征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禁与僧相见”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某种规矩或束缚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寺宿斋》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更是研究唐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唐代的文化风貌,还可以深入探讨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