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可望,朝暮对溪山。
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
见远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见远亭》并非文学作品,而是由唐代诗人张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座高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通过“高亭可望,朝暮对溪山”两句,展现了亭子的高耸与视野的开阔,以及与自然景色的恒久相伴。这首诗是张旭对所见之景的直观表达,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和赞美。
张旭(709年—约78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尤以草书著称,与李白、贺知章、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张旭的书法作品风格豪放,笔法奔放,极具个性,被后人誉为“草圣”。除了书法,张旭还擅长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诗意。
《见远亭》作为张旭的一首诗歌,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但作为艺术作品,它承载了作者的情感和审美追求,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